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积极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充分发挥“苏教名家”培养对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10月16日—17日,连云港市“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第三期培养对象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在新海实验中学举行。
本次报告会采用“教育教学主张汇报”“团队成员展示”“专家点评”三段式议程。四位“苏教名家”培养对象围绕各自研究方向作专题报告,系统阐述教育教学主张。
刘洪超专场——《以文化涵育铸牢教育生命底色》
【主张报告】新海实验中学刘洪超以《以文化涵育铸牢教育生命底色》为题,全面阐述文化育人理念的理论基础、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强调通过课程、环境、活动等多维载体,实现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立体化浸润与系统性转化,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内化与素养提升。
【团队展示】团队成员刘立军、吴茂明老师立足构建课程体系、学校发展、提升学生素养等方面,分享了文化育人的实效。
【专家点评】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徐伯钧,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校长邹正,连云港市教育学会会长臧雷等专家进行了现场点评。专家一致认为,该主张源于27年深厚实践,理论支撑坚实,实践路径清晰,彰显了教育家情怀与思想引领力。建议进一步厘清文化内涵,完善评价机制,关注学生批判思维与个性发展。
徐华专场——《责任立教·担当育人·赋能成长》
【主张报告】灌云县云湖初级中学徐华以《责任立教·担当育人·赋能成长》为题,结合29年从教经历,详细汇报在城乡结合部初中坚守教育初心、践行育人使命、激发师生成长内驱力的实践路径,体现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与育人情怀。
【团队展示】团队成员戴鑫章以“三心教育”为核心,展示了责任心、感恩心、上进心三个事例,体现了乡村教育者扎根乡土、静待花开的育人智慧与坚守。
【专家点评】专家徐伯钧、邹正及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刘俊利进行了点评。专家指出,徐华的教育实践彰显了深厚的教育家情怀,其管理注重情感引领与制度构建相结合,通过示范、激励与反馈有效推动师生发展。建议进一步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形成可推广的办学范式,持续深化“以师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机制。
秦艳专场——《助学课堂:从课堂实践到教学智慧的升维之路》
【主张报告】和安小学秦艳以《助学课堂:从课堂实践到教学智慧的升维之路》为题,系统阐述“助学课堂”教学主张的萌发、凝练、转化与迭代过程,构建以“自主、互助、师助”为核心的教学策略体系,并探索形成“结构化助学课堂”基本模式,体现课堂改革的前瞻思考。
【团队展示】团队成员李秀平展示了小学语文“助学课堂”的创新实践,通过“三助”学习方式和“四助”教学策略,构建结构化教学模式,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专家点评】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邵泽斌,江苏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杨亦鸣,连云港市教育局教育学会会长臧雷进行了点评。专家指出,该体系完整,以学为本,建议进一步厘清“结构化助学”内涵,加强AI赋能与课例研究,提升学理支撑与推广价值。
宋秀云专场——《思维先行:让数学素养自然生长》
【主张报告】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宋秀云的教学主张《思维先行:让数学素养自然生长》,根植于新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契合数学学科 “以思维为核心”的本质特征,遵循学生“感知—抽象—推理—应用”的认知规律。通过“主张缘起—内涵界定—系统建构—实践探索—教研成效”的完整逻辑,构建了“目标引领思维、课堂激活思维、作业深化思维、师资支撑思维”的四维联动教学生态,实现了学生“从被动解题到主动思考”、教师“从经验教学到研究教学”的双重转型,推动了学生数学思维持续进阶,展现了对高中数学育人方式改革的深入思考与实践创新。
【团队展示】团队成员顾秋婷以“问题引领 思维先行”为题,通过四个案例展示了以问题驱动、过程具象、变式迁移为特征的数学教学模式。
【专家点评】连云港市教育局原副局长李宏伟,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善良,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操太圣等专家进行了点评。专家肯定了其立足23年实践探索,系统构建的以思维发展为核心的育人体系,路径清晰、成果显著,体现了对数学学科本质与素养导向教学的深度把握。建议加强核心概念的学理凝练与思维评价工具的实证研究。
此次报告会全面展示了我市“苏教名家”培养对象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智慧,为全市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全市“苏教名家”培养对象、“省教学名师”、各级“四有好教师”团队领衔人及骨干教师代表等200余人现场参加,近2000名教师同步线上观摩学习。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强化对“苏教名家”培养对象的支持与服务,搭建更多交流展示平台,推动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深化,为连云港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