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浓墨重彩的港城教育印迹——盘点2019教育关键词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发布日期:2019-12-31 15:45:31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2019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开局之年,更是教育系统书写教育现代化“奋进之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的重要一年。回望2019,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围绕“高质量发展、后发先至”大突破之年目标任务和教育发展“四个一流”总要求,凝心聚力提质量、补短板、促均衡、强队伍、优服务、保安全,统筹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在此,我们一起盘点2019教育关键词,重现浓墨重彩的港城教育印迹。
  第一个关键词:教育大会——振奋 
  6月21日,我市教育大会成功召开,大会明确了全市教育事业发展“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教育质量”的工作要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要求》这三个推动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文件和《连云港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连云港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征求意见稿。特别是在《关于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若干意见》中,针对当前我市基础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难点、重点、焦点问题,文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划出了路线图,描绘了新蓝图,为全市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文件还明确,到2022年,连云港教育制度体系更加完备,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教育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教育总体实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区域影响力显著提高,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省定教育现代化标准。到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一流教育强市行列。
  第二个关键词:教育现代化——领先
  今年2月,教育部发布文件《教育现代化2035》,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新蓝图。文件提出,教育现代化始终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贯主题和鲜明旗帜,已经成为凝聚全国各方面力量优先发展教育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动力。
  对照省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我市紧扣教育现代化建设规划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县区政府主体责任,认真梳理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短板问题,明晰任务、细化分工、扎实推进,全力破解资源不足、师资短缺等创建瓶颈问题,切实提高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效。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综合得分87.17分,居苏北第一,这也是我市在省教育现代化监测上连续多年保持苏北领先优势。
  第三个关键词:教育满意度——提升
  今年5-6月份,省统计局开展全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效百姓满意度调查。在公布的调查结果中,我市教育满意度得分84.1分,较上年增加12.9分,同比增长18.12%,增长幅度排名全省第二。其中,学前教育满意率97.9%,列全省第二;义务教育满意率95.7%、高中教育满意率93.3%,均列全省第四。
  第四个关键词:教学质量——提升
  2019年,我市高考成绩取得新突破,本一达线4223人,增幅达14.6%;普通本科达线率超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在2019年省义务教育学业水平测试中,我市小学优秀水平占比语文位列全省第二、数学位列全省第四;初中优秀水平占比生物、地理均列全省第一,语文列全省第五。
  第五个关键词:均衡水平——提升
  2019年,我市义务教育88所学校组建26个教育集团、200所学校组成44个教育共同体、287所学校结对共建、106所学校组建了16个教育联盟,429所村小和教学点实施了以乡镇中心小学为龙头的“一体化”建设,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建设实现全覆盖,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为提升均衡发展水平,我市在加大乡村教师培育力度上下功夫。2019年共开展了162个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新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26个,开展“百位名师百节好课百乡行”活动40场,参与送教的骨干教师278人次,培训乡村教师3800人次。同时,积极借助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均衡化。在全省首家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云海在线”开通“学在我家”专栏,组织教师在线授课,让学生在寒暑假、双休日足不出户就能自主开展线上学习。目前,全市有72.8万名学生、4.23万名教师注册使用,使用达4300万人次。
  第六个关键词:办学条件——改善
  今年7月6日,淮海工学院正式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成为我国第六所海洋大学。江苏海洋大学的获批,填补了江苏海洋高等学校的空缺,对于加快江苏海洋强省建设,促进沿海地区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强支点,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新海高级中学率先入选全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名单,赣榆高级中学列入候选名单。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是江苏省普通高中教育在星级评估基础上创设的引领性发展项目,是顺应高中教育改革趋势、助推高中教育品质提升的重要工程,是适应教育强省建设、提高我省教育持续竞争力的创新探索,是回应人民教育关切、实现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此外,我市7所高中学校、497名学生参与了综合高中班试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多样化选择的需求。
  全市中小学校安工程投入3.8亿元,改造校舍31.5万平方米。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市585所、占比92.71%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办学标准,增长10.31%,位列全省第五。大力推进无证园清理整顿,关闭514所、指导办证15所、转临时看护点441所。
  第七个关键词:师资队伍——优化
  今年以来,全市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教育大会的部署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在师德建设、工资待遇、交流轮岗、职称评聘、乡村教师等方面多措并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教育系统共有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7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2人,省特级教师120人,市521工程299人。全市共有正高级职称84人,建立了5128人的梯队健全、学科齐全的基础教育骨干教师队伍。 针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全市新增基础教育教师1802名。发放教育奖励性补贴,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增强教师荣誉感。发放优秀教育人才专项奖励资金近500万元,积极营造教育人才干事创业、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11月12日,在我市举办的第31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上,我市教师共有467篇征文获奖,占大赛总获奖数的37.8%。在10个特等奖中,我市占据5席。一等奖我市教师获奖72个,占全部一等奖的35.8%。实现省“教海探航”论文获奖十连冠。
  第八个关键词:素质教育——丰硕
  开展科学素质教育,组织开展第31届科普宣传周活动、“六五环境日”宣传教育等,举办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科技创新大赛、环保小卫士、核电科普知识竞赛活动等,参与人次近60万。新创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20所,加强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举办 “市长”杯校园篮球联赛比赛等“阳光体育联赛”21项。在省教育厅组织的2018级大学一年级新生身体素质测试中,我市学生合格率排名全省第二。加强艺术教育,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12场、“艺术小舞台”进社区8场;6所学校申报教育部“全国优秀文化传承学校”。
  第九个关键词:教育公平——暖心
  2019年,我市深化基础教育招生规范管理工作,持续扩大“零择校”“零择班”和“阳光分班、均衡编班”成果,为推进教育公平奠定扎实基础,在省教育厅专项督导检查中获得高度评价。全面推进教育扶贫,完成建档立卡家庭、低保家庭等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发放,年度为19.4万人次发放助学金1.3345亿元,发放大学新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100万元、大学生生源地助学信用贷款1.44亿元,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应贷尽贷”。全面做好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工作,加大对流动人口流入地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全年安排7296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读公办学校。
  第十个关键词:教育服务——贴心
  全面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在立足学生和家长需求方面,今年全市266所中小学开展了课后延时、午餐服务,中小学、幼儿园积极落实校长陪餐制度,惠及学生近15万人。学校“阳光食堂”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实施率100%。全面提升智慧教育便民成效。在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应用的基础上,积极与省教育厅空中名师课堂互通互联,扩大“云海在线”数字化资源供给,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便捷教育资源。深化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自去年年底开始,我市开展了多轮次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建立并公布无不良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和有安全隐患、无资质和有不良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名单《黑名单》。同时开展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从事有偿补课专项督查、拒绝有偿补课公开承诺活动,7.5万名教师签署并公开递交拒绝有偿补课承诺书;4.2万名教师参加省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网络竞赛活动。立足家校协同育人。切实办好连云港市网上家长学校,推出教育服务栏目《教子有方》,邀请专家、老师、学生、家长交流互动,促进家校教育理念统一,力求协同育人。
  2020到2022年,是连云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困难同在。走进2020,全市教育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省、市教育大会精神,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以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以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强化教学科研、强化优质均衡发展为抓手,按照市委“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教育质量”工作要求,瞄准全省教育一流方阵,扬帆起航再出发,谱写港城教育新华章,向全市人民交出满意的高质量发展后发先至的教育答卷。
   

主办单位: 连云港市教育局   网站地图  
地址:连云港市苍梧路23号 电话:0518-85822181 E-mail:lygjyj@163.com
本网站所有公开信息的版权均属于连云港市教育网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网站内容前需征得同意。
网站标识码:3207000017 苏ICP备2023017687号 苏公网安备32070502010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