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赣榆区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中,一项关键创新——AI理化生实验教学系统首次启用,标志着传统人工评分与智能评价的深度协同正式启航,人工智能正在深度融入实验教学。
本次大赛覆盖高中物理、高中化学、初中生物及小学科学四大学科,吸引赣榆区240名选手在三个赛场同台竞技。其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了评价范式的智慧跃升:AI系统通过三路高清摄像头,从全景俯瞰、操作特写乃至动作轨迹多个维度无死角捕捉实验全程。人工智能算法随即介入,对学生实验步骤的严谨性、操作的规范性以及数据记录的完整性进行毫秒级的深度解析。
这一技术并非取代,而是与教师经验智慧形成强大互补。传统评价依赖人工观察,视角有限,难以捕捉微观细节。而AI系统能精准识别细微操作偏差,甚至通过动作轨迹分析实验内在逻辑。正如赣榆高级中学评委冯亮所言:“AI系统不仅消除了人工评价的盲区,其多维度的精确分析更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详实教学反馈。”当学生沉浸于实验操作时,AI的即时反馈如同一位严谨的“数字导师”。一位和安中学学生感叹道:“实验过程像游戏闯关一样有趣,系统立刻就能指出我的操作哪里规范,哪里需要提升。”
此次赛事是落实《江苏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重要举措,其意义远超一场竞赛。AI系统未来将逐步融入日常实验教学,通过常态化数据采集,为每个学生构建专属的实验能力成长档案,为个性化教学提供精准导航。后续赣榆区计划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模块,以技术之力突破实验室的物理边界,让优质实验资源惠及偏远学校。
当精密算法遇见教师的专业洞察,赣榆区以“实践、创新、融合”为名,在实验教育领域刻下了人机协同的鲜明印记。AI评分系统与传统观察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共同编织了一张覆盖实验能力全维度的精密评价网络——它既照见了学生指尖的精确操作,也洞察了思维流动的逻辑轨迹。
这场竞赛不仅点燃了当下探索的星火,其背后人机共评的模式,正为未来教育开辟了一条指向核心素养的智慧评价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