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亮心灯 共育新海——新海实验中学举行2025-2026学年度新学期全员培训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发布日期:2025-09-03 10:59:35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为进一步提升教职工的综合素养,积极应对教育发展的新挑战。8月25日至26日,新海实验中学特别邀请众多专家学者莅临讲学,聚焦班主任管理智慧、初中教学管理、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和师德师风四个方面,为全体教职工呈现了一场思想与知识的盛宴。

G34A1061.jpg

培训首日,副校长高维宝首先致辞,欢迎本校职工重返校园,随后介绍了第一位讲座的李晓妮老师。李晓妮老师来自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是惠山区教育新秀,曾获得在师德师风、教师技能等多个方面获奖。

李晓妮老师以“让教育在关系中自然发生”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班主任工作中的心得与宝贵经验。李晓妮老师认为,在班主任工作中,有三部曲:第一是由抗拒到接纳,减少内耗,处理好关系是做好自己、做好班主任的秘诀所在;第二是由接纳到理解,真切的看见每一位孩子;第三是由理解到深爱,让每个生命都有意义追求。李晓妮老师在讲座过程中以自己经历的教育实例为支撑,生动详实分享了自己是如何与学生、与家长、与任课老师处理好关系。

G34A1070.jpg

第二场讲座由顾琰老师进行。顾琰老师是如皋市实验初中教学研究处主任、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曾获省、市级多项荣誉称号。

顾琰老师讲座的主题是“精研细谋,惟实创新——初中教学管理简介”。顾琰老师指出,在质量时代,教师必须拿出质量行动,追求高性价比的教学质量。具体分为四点:第一是抓好人的管理,提高团队凝聚力,教师提升业务能力,对学生培优补差;第二是抓实课的效果,学生为本,有标有序、过程管理,强化听课、课堂建模、追求高效;第三是抓准考的研究,钻研考纲,找对方向、试卷讲评、关注学情;第四是抓牢心的健康,关注学生情绪,对不良情绪及时发现和疏导。

G34A1079.jpg

第三场讲座由徐强老师进行。徐强老师来自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是江苏省“领航杯”c类裁判长,央馆全国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专家组成员。

徐强老师以“人工智能教育实践与思考”为主题,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他也在一直进行技术的学习更新与进步。徐强老师的交流从四个方面实地展示了AI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首先是AI的教育应用,演示了如何用Deepseek辅助数学、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如何结合AI进行效果展示、作业布置、班会设计等;第二个部分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操作,包括文生图片、文生音乐、图生视频等;第三部分是数字音频制作的展示,主要分享了如何通过剪映软件制作视频;第四是智能体平台应用,教师可以自己diy创建智能体形象,分担班主任工作,协助日常班级管理,进行家校沟通、师生沟通等。徐强老师强调,可以使用AI、借助AI,但一定不能依赖AI、让AI取代自己的思考。

G34A1088.jpg

26日上午,学校特邀全国叙事德育代表人物、苏州大学博导李西顺教授带来精彩的讲座,他从伦理关怀的视角出发,阐述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同事及家庭关系,希望能为与会者打开审视教育的新视角。

幽默风趣的李教授以叙事的方法,强调教育需要扎根实践,从“天地人”三才视角构建育人格局。随即从阳明心学展开,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点醒教育者: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德育即心育”的心灵滋养。他引导教师以“明心”“知心”为基础,从“身教亲知”中体悟教育幸福,做“乐知”的引路人,但应避免“有教人之心、救人之心、胜人之心”。在深入浅出的案例中,李教授巧妙融汇关怀理论与师德建设,通过多维度概念辨析,帮助教师明晰关怀伦理的几个命题。随后李教授揭示了师德的深层秘密是教师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幸福的人,才能去关爱自己的学生,师德最重要的是自我关怀。在场的各位教师都能认真聆听,记录重要观点,还与李教授进行了数次现场互动。

分享结束后,党委书记刘洪超对李教授的精彩讲座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表示李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育启示。李教授从国学角度切入,以伦理关怀的视角出发,为我们重新审视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对于提升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刘洪超书记也鼓励教师们将李教授的讲座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成为学生心灵的滋养者和引路人。

本次培训内容充实、视角多元,从教育理念到管理实践,从技术融合到师德涵养,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一场深入而富有启发性的学习体验。通过此次培训,与会教师再次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始于人际关系的建立,精于管理策略的优化,赋能于现代技术的融合,最终归于心灵的滋养与价值的引领。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培训中的所学、所感、所悟切实转化为教育行动,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科学的方法和更温暖的教育情怀,致力于点亮每一位学生的心灯,共同推动新海教育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主办单位: 连云港市教育局   网站地图  
地址:连云港市苍梧路23号 电话:0518-85822181 E-mail:lygjyj@163.com
本网站所有公开信息的版权均属于连云港市教育网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网站内容前需征得同意。
网站标识码:3207000017 苏ICP备2023017687号 苏公网安备32070502010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