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31日,第二十六届全国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在浙江诸暨举行。此次活动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我市共8支队伍参加国赛,最终经过现场任务、展示等环节的激烈角逐,我市共3支队伍脱颖而出,斩获全国最高奖项,荣获“创新之星”称号。全省近20支队伍获全国“创新之星”(全国一等奖),我市获“创新之星”队伍数量位列全省第二,苏北第一,创造了我市在全国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活动中,我市参赛学生充分展现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在智能机器人项目中,精准编程控制机器人完成复杂任务;创意智造设计领域,以独特创意构建精美模型,创意编程环节,灵活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凭借优异表现从全国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这一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参赛学生的刻苦钻研与团队协作,也离不开指导教师的精心培育,更体现了近年来市教育局积极推进信息科技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数字素养提升工程,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果。
全国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至今已举办26届,始终以“实践、探索、创新”为主题,涵盖数字创作、计算思维、科创实践三大类别,作为国内青少年科创领域的顶尖赛事,参与大赛的是经过各省、市层层选拔的优秀学子,代表着该领域的最高水平。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以此次全国大赛为契机,持续秉持对青少年科创教育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步伐,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教育新质生产力,激励更多青少年在人工智能时代绽放创新活力,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获奖信息如下: